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加强运动科学在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中的应用,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于2024年7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了“运动与常见慢病管理理论与实践培训班”。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梁韶晖教授、温州医科大学/云南高原温泉康养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教授、上海体育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副馆长、武术养生教研室主任王震教授、温州医科大学朱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浦东临床学院)院长李济宇教授,副院长余明华教授、康复科沈夏峰主任、汪伍副主任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学习班。
开幕式上,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梁韶晖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院长李济宇分别致辞。
梁韶晖院长指出,慢性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然而目前我们对付慢性病的方式还基本停留在“院中治疗”的被动状态,“院前”的预防和“院后”的康复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希望通过此次“体医融合”特色的培训,促进各基层医院慢病运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建立,从而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李济宇院长代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党政班子对远道而来的梁院长、朱院士、王教授等领导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这次体医融合管理慢性病学习班来到浦东医院,也是得益于浦东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多年来的紧密合作。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对慢病要进行综合管控,这次学习班的主题就是体医融合防慢病,希望这次学习班是良好的开始,能让体医融合防慢病的理念和诊疗模式落地生根,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班】
李济宇院长介绍《中国癌症患者运动康复系列丛书》
李济宇院长指出,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现已显著延长。肿瘤治疗模式已发生深刻变革,由原先的单一治疗转向全周期的康复模式,治疗范围从医院内部扩展至院外干预,这一转变要求肿瘤科、康复科、中医科、营养科以及运动科学等多学科紧密协作。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精心编纂了一套以肿瘤内外科为核心,涵盖康复、中医、运动医学与护理等多领域的丛书。该丛书旨在缓解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提升肿瘤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并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温州医科大学/云南高原温泉康养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院士
朱为模院士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用详实的实验数据和具有代表性的生动案例为大家分析讲授了运动与慢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慢性病运动管理的历史和现状。他特别引用库珀有氧分研究的权威数据,客观而详尽地展示了运动对提升健康水平的显著益处。讲座中,朱院士详尽阐述了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包括运动的强度、时长、频率、类型及个性化调整,为听众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运动指导框架。为了增强讲座的参与性和趣味性,朱院士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解析有氧运动、通过有氧能力训练体验,同时进行心率监控,让学员感受运动的奇妙作用。朱院士分享了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独到见解,强调了运动作为良药的神奇效果,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延年益寿。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获益颇丰。
上海体育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副馆长、武术养生教研室主任 王震教授
王震教授介绍了祖国身心训练功法的种类及其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同时也详细介绍了身心运动训练原则,并在现场以《五脏养生桩》为例,和学员互动,进行身心运动训练体验,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朱荣教授
朱荣教授介绍了慢病人群的饮食准则、运动营养补充和营养处方等,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针对血糖生成指数、如何个性化进行营养补充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康复科主任沈夏锋
沈夏锋主任以《运动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为主题,介绍了运动对肿瘤微环境血管、免疫、转移影响的研究进展。
慢性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运动作为健康核心,具有强体、增免疫、减轻慢性病症状等功效。因此,探索运动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策略,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具有深远意义。温州医科大学,凭借深厚的医学底蕴与创新精神,始终致力于医学教育与科研的进步。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服务社会、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传播先进医疗理念、培育杰出医疗人才的重任。据悉,继续教育学院将深化运动与慢性病管理研究,推广该系列培训,为慢性病有效防控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