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课程学习网 >> 专升本 >> 中医学 >> 正文
  • 方剂学
  • 《方剂学》教学大纲

     

     

       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方剂学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50余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以及配伍意义,培养学生了解方剂配伍的一般规律及组方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方剂、研究方剂的能力。《方剂学》学时数为36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无实验课。

     

    教学要求及内容

     

       篇方剂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2.熟悉方剂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3.了解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4.熟悉在方剂学各发展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部分方书。

      【教学内容】

      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2.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3.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4.重点介绍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医籍和方书的时代、作者、主要价值,如《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方》《医方考》《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医方剂大辞典》等。

     

    第二章  方剂与辩证论治

      【目的要求】

       1.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2.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

       3.了解治法的多层次、多体系特点。

      【教学内容】

       1.明确方剂与病机、治法的关系。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遗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八法的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

       3.治法的多层次和多体系特点。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目的要求】了解历代有关方剂分类的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介绍病证、祖方、功效等各种分类方书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以《医方集解》为代表的综合分类法。

     

    第四章  方剂的组方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的变化形式。

       2.熟悉方剂的配伍目的。

      【教学内容】

       1.方剂的配伍目的。

       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运用特点,并举例说明。

       3.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能、主治的关系。

     

    第五章 方剂的剂型及用法

      【目的要求】1.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汤剂的服法。

     3.熟悉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1.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

    2.汤剂的服用方法。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第六章 服法

      【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

     

     各    论

     解  表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一类方剂,下同):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

       3.熟悉(二级方剂,下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了解(三级方剂,下同):桑菊饮、败毒散、再造散。

      【教学内容】

       1.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解表剂方剂讲授要点

       (1)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应阐明麻黄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杏仁的配伍意义。

       (2)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应阐明桂枝汤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桂枝与白芍等量相配以调和营卫的配伍原理,进而阐明桂枝、芍药用量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主治的影响。同时,作为解表剂运用的通则,对桂枝汤的用法及其临床意义应进行具体阐发。

       (3)银翘散:为辛凉解表之常用方,偏于疏表。应重点阐明银花与连翘、荆芥与淡豆豉、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从银翘散煎服法的学习中领会辛凉解表方剂的用法共性。

       (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之咳喘证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的协同意义,以及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对功效的影响。

     

     泻  下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大承气汤。

       3.熟悉:麻子仁丸。

       4.了解: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十枣汤。

      【教学内容】

       1.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泻下剂方剂讲授要点

       (1)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应重点阐明三承气汤在功能、主治、用法、配伍关系方面的异同。其中,应明确大黄与芒硝、大黄与枳朴、硝黄与甘草的配伍关系。

       (2)麻子仁丸:是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应从方义分析、用量特点、用法等方面,阐明本方意在润肠泻热的道理。

     

     和  解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及分类。

       2.掌握: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

       3.熟悉:逍遥散。

       4.了解:四逆散、蒿芩清胆汤。

      【教学内容】

       1.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和解剂方剂讲授要点

       (1)小柴胡汤:是主治伤寒少阳半表半里证的代表方,亦是调和胆胃的常用方。应针对病机,全面阐明其治法原理,明确柴胡与黄芩为和解少阳的基本配伍结构。

       (2)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之常用方。在全面阐明其功用、主治、方义、配伍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疏肝、健脾、养血三者的关系。

       (3)半夏泻心汤:是用于寒热互结心下所致痞证的常用方,亦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应全面阐明其病机特点、方义及配伍特点。

     

     清  热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

       3.熟悉:普济消毒

       4.了解:清营汤、凉膈散、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

      【教学内容】

       1.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清热剂方剂讲授要点

       (1)白虎汤:是清热生津的基础方。应阐明其重用石膏、知母,配伍粳米、甘草的意义,明确其适应证与禁忌证。

       (2)黄连解毒汤: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其适应证为热毒壅盛、充斥三焦。

       (3)导赤散:是治疗心经有热,心火下移小肠证的常用方。阐明其主证特点及配伍意义。

       (4)龙胆泻肝汤:功能苦寒泻火、利湿清热,为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剂。在阐明配伍意义的基础上,应重视柴胡、当归、生地的运用及其与肝脏生理特性的关系。

     

    十一  祛  暑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祛暑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

       2. 掌握:清暑益气汤。

       3. 了解:香薷散、六一散。

      【教学内容】

       1.祛暑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祛暑剂方剂讲授要点

       (1)清暑益气汤: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功效,为治疗暑热之证兼有气阴两伤之常用方。

     

    十二  温  里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温里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理中丸、当归四逆汤。

       3.熟悉:四逆汤。

       4.了解: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教学内容】

       1.温里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温里剂方剂讲授要点

       (1)理中丸:为温中补虚之剂。以干姜配人参,温中补虚,是治疗脾胃虚寒、脾失健运的基础方。

       (2)四逆汤:是主治阳虚寒厥证之基础方。应阐明附子与干姜的配伍关系以及方中配伍甘草的特定意义。

    (3)当归四逆汤:是养血温经散寒之常用方。应重点阐明其主治证候、病机特点以及配伍意义。

    十三  表里双解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表里双解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 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柴胡汤

       3.熟悉:防风通圣散

    4.了解:五积散

    【教学内容】

       1.表里双解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表里双解剂讲授要点

    (1)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内清,而以内清肠胃之热为主,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

    (2)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化裁而成,为和解少阳兼泻阳明实热的常用方。应阐明其主治证候及组方原理。

     

    十四  补  益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补益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3.熟悉:炙甘草汤。

       4.了解: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大补阴丸、一贯煎。

     

      【教学内容】

       1.补益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补益剂方剂讲授要点

       (1)四君子汤:是补气健脾的基础方,后世诸多补气方剂都以此为基础加味而成,应阐明其功用、主治及配伍基本结构。

       (2)补中益气汤: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为益气升陷、甘温除热治法之代表方。其方义分析中,应强调黄芪与升麻、柴胡之配伍意义和用量特点。

       (3)生脉散: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效,不仅为暑伤元气、久咳肺虚之常用方,而且是气阴两伤证之急救方剂。

       (4)四物汤:是补血调血之基础方。通过药量增减与药味加减,可化裁产生治疗血分病证的诸多方剂。

       (5)归脾肠:补气与补血、健脾与养心并用,为主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证以及脾不统血证之常用方。

       (6)炙甘草汤:有气血阴阳并补之功,为主治脉结代、心动悸之常用方。

       (7)六味地黄丸:是主治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诸多滋补肾阴方剂都是由此方加味而成。应着重阐明本方三补三泻的配伍特点及其主次关系。

       (8)肾气丸:于大量补肾阴药中,配伍少量附子、桂枝,内寓“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特点,为温肾助阳的常用方。

     

    十五  固  涩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固涩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四神丸。

       3.熟悉:真人养脏汤

       4.了解:牡蛎散。

      【教学内容】

       1.熟悉固涩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固涩剂方剂讲授要点

       (1)四神丸以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的五更泄。

       (2)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配伍温中健脾之品,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而以脾虚肠滑失禁为主者。

     

    十六  安  神  剂

      【目的要求】

       1. 熟悉:安神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 掌握:朱砂安神丸。

       3. 熟悉:天王补心丹

       4.了解:酸枣仁汤。

      【教学内容】

       1.安神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安神剂方剂讲授要点

       (1)朱砂安神丸:以重镇安神的朱砂配伍清心泻火的黄连,佐以滋阴养血的生地、当归,是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心悸、失眠的常用方。

       (2)天王补心丹:重用生地,配伍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品,是主治心肾阴虚、神志不安之心悸、失眠之常用方。

     

    第十  开  窍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开窍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熟悉:安宫牛黄丸。

       3.了解: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

      【教学内容】

       1.开窍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开窍剂方剂讲授要点

       (1)安宫牛黄丸为清热开窍之常用方。清热解毒力量强,主治热邪内陷心包证。

     

    第十  理  气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越鞠丸、苏子降气汤。

       3.了解:半夏厚朴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

     

      【教学内容】

       1.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理气剂方剂讲授要点

       (1)越鞠丸: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的代表方,临证应随诸郁的主次而调整其君药并加减运用。

       (2)苏子降气汤:为降气平喘之常用方。以苏子降气平喘为君药,配以下气祛痰之品,更用肉桂温肾纳气,当归气病调血,用以治“上实下虚”之喘咳,但以治上实为主。

     

    第十  理  血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理血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3.熟悉:十灰散

       4.了解:复元活血汤、生化汤、温经汤、小蓟饮子、槐花散。

     

      【教学内容】

       1.理血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理血剂方剂讲授要点

       (1)血府逐瘀汤:是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常用方。应重点阐明其运用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化裁组方的意义以及方中桔梗、牛膝的配伍意义。

       (2)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为君药,功能益气活血通络,是主治中风后遗证的常用方,也是体现王清任“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

       (3)十灰散:以大队凉血止血药配以清降、收涩、化瘀之品,炒炭应用,其止血之力更强,是广泛用于上部各种血热出血证的常用方。

     

    二十  治  风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治风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川芎茶调散、镇肝熄风汤。

       3.熟悉:羚角钩藤汤。

       4.了解:牵正散、消风散、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教学内容】

       1.治风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治风剂方剂讲授要点

       (1)川芎茶调散:以一派疏风散邪止头痛之品组方,为治疗外感风邪头痛的常用方。方中重用薄荷,用法中茶清调服,则有清利头目及防止诸药辛散太过之作用。

       (2)羚角钩藤汤:以羚羊角配伍钩藤,重在清热熄风,配以生地、白芍养阴柔筋,为治肝热生风的常用方。

       (3)镇肝熄风汤:重用怀牛膝、代赭石以重镇降逆,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配伍滋阴潜阳之品,以治其本;少佐茵陈、麦芽、川楝子疏肝清热护胃,以顺遂肝喜条达之性。为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化风所致类中风之常用方。

     

    二十一  治  燥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治燥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麦门冬汤。

       3.熟悉:清燥救肺汤、增液汤。

       4.了解:杏苏散、百合固金汤。

      【教学内容】

       1.治燥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治燥剂方剂讲授要点

       (1)清燥救肺汤:为治疗温燥伤肺的常用方,燥热较重,卫气同病,故身热较高、咳嗽较频,甚则气逆而喘,故清宣润肺与养阴益气并进。

       (2)增液汤:以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为治疗热结肠燥、津亏失润所致大便秘结之常用方,又是治疗多种内伤阴虚液亏病证的基础方。

       (3)麦门冬汤:重用麦冬配伍半夏,组成润燥降逆之剂,是治疗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

     

    二十二  祛  湿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祛湿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霍香正气散、茵陈蒿汤、五苓散、真武汤。

       3.熟悉:八正散、独活寄生汤。

       4.了解:平胃散、甘露消毒丹、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实脾散、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

      【教学内容】

       1.祛湿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祛湿剂方剂讲授要点

       (1)藿香正气散:以藿香为君,配以解表、化湿、和中之品,组成外散风寒、内化湿浊之常用方。主治内伤湿滞,外感风寒之吐泻,对山岚瘴气、水土不服者,也可加减用之。

       (2)茵陈蒿汤:以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配以栀子、大黄通利二便,使湿热从二便排出:是主治湿热黄疸之常用方。

       (3)八正散:集诸清热利水通淋药为一方,是主治湿热下注热淋之常用方。

       (4)五苓散:为利水渗湿之常用方。其中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并重用泽泻、少佐桂枝,组成化气利水之剂。

       (5)真武汤:以附子为君药、配以健脾利水之茯苓、白术,体现温阳利水之法。为治疗阳虚水泛证之基础方,通过化裁,运用范围较广。

       (6)独活寄生汤:是以祛风寒湿药物为主,配伍补肝肾.益气血之品,是治疗久痹而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的常用方。

     

    二十三  祛  痰  剂

      【目的要求】

       1.熟悉:祛痰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二陈汤、清气化痰丸。

       3.熟悉:温胆汤。

       4.了解:小陷胸汤、贝母瓜蒌散、三子养亲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教学内容】

       1.祛痰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祛痰剂方剂讲授要点

       (1)二陈汤:以半夏与橘红配伍为主,化痰与理气合用,组成燥湿化痰之基础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

       (2)温胆汤:为清胆和胃化痰之剂,是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虚烦不眠、呕吐呕逆以及惊悸癫痫等病证的常用方。

       (3)清气化痰丸:以胆南星为君药,配伍黄芩、瓜蒌仁,组成清热化痰之剂,为治疗痰热咳嗽之常用方。

     

    二十四  消 散化积

      【目的要求】

       1.熟悉:消食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保和丸。

       3.熟悉:健脾丸。

       4.了解:枳实消痞丸、枳实导滞丸。

    【教学内容】

       1.消食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消食剂方剂讲授要点

       (1)保和丸:以山楂为君药,配以神曲、莱菔子、半夏,组成消食散结之剂,为主治—切食积之常用方。方中佐以连翘,取其散结之功,且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2)健脾丸:以四君子汤与山楂、神曲、麦芽配伍,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化积功效,是治疗脾虚食滞之常用方。

     

    二十五  驱  虫  剂

      【目的要求】

       1.了解:驱虫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

       2.掌握:乌梅丸。

      【教学内容】

       1.驱虫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

       2.驱虫剂方剂讲授要点

       (1)乌梅丸:以乌梅为君,针对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降、得辛则伏的特点,配伍蜀椒、细辛、黄连、黄柏,并配以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当归,合成温脏补虚安蛔之剂,为主治脏寒蛔厥证或久痢久泻之常用方。

     

    二十六  涌  吐  剂

      【目的要求】

       1.了解:涌吐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

       2.了解:瓜蒂散。

      【教学内容】

       1.涌吐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

       2.瓜蒂散的功用与主治。

     

     

    次序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课

    总计

    备注

    1

    总论

    4

    4

    2

    解表剂

    3.5

    7.5

    3

    泻下剂

    1

    8.5

    4

    和解剂

    2.5

    11

    5

    清热剂

    3.5

    14.5

    6

    祛暑剂

    0.5

    15

    7

    温里剂

    1.5

    16.5

    8

    补益剂

    4

    20.5

    9

    固涩剂

    0.5

    21

    10

    安神剂

    0.5

    21.5

    11

    开窍剂

    0.5

    22

    12

    理气剂

    1.5

    23.5

    13

    理血剂

    1.5

    25

    14

    治风剂

    1.5

    26.5

    15

    治燥剂

    1.5

    28

    16

    祛湿剂

    4

    32

    17

    祛痰剂

    2

    34

    18

    消食剂

    1

    35

    19

    驱虫剂

    1

    36

    合计

    36

    0

    36

     

    大纲使用说明

     

       1.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方剂37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二级方剂17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三级方剂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

       2.本大纲主讲教师可在5%左右的幅度内自行调整,但一级方剂原则上不宜变动。

       3.本大纲对下篇各论各章的方剂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认真遵守执行。总论内容仍按一、二、三级要求进行讲述。

       4.课堂讨论与练习,教师可课根据教学进程自行安排。

     

     


链接
Copyright © 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温州市学院西路268号
邮编:32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