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课程学习网 >> 专升本 >> 中医学 >> 正文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学专升本《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本大纲适应于中医专升本专业,学制3年,选用教材是《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十版),主编:谢洪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论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原则等理论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精神,全面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基础,及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病因病机、养生和治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中医学有一个科学性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中药、方剂及其他各门学科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充分考虑了成人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讲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章  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第一章

    导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4

    4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4

    4

    第三章

    藏象

    8

    8

    第四章

    经络

    2

    2

    第五章

    体质

    2

    2

    第六章

    病因

    4

    4

    第七章

    发病

    2

    2

    第八章

    病机

    2

    2

    第九章

    防治原则

    4

    4

     各章节课程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㈡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㈠详细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⒈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及其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

    ⒉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临床思维方法,掌握“证”、“症”的概念,及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

    ㈡一般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主要内容及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⒈《黄帝内经》、《难经》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伤寒杂病论》和临床辨证论治法则的确立,《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的成熟。

    ⒉中医学的历史发展。

    ⒊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⒋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气的基本概念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㈡了解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气的基本概念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气的基本概念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㈡一般介绍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确立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观、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㈡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⒈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阳具有温暖、干燥、明亮、活动、轻清、向上、兴奋、亢进等性质,阴则反之。

    ⒉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对立制约、相互依存、消长转化等基本内容。

    ㈡一般介绍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㈡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⒈五行各具特性:木则升发舒展,火则炎热向上,土则承载化生,金则肃降收敛,水则寒润向下;根据这一特性对自然界与人体进行五行分类系统的划分。

    ⒉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及次序,“母子”、“所胜”、“所不胜”的关系;相乘、相侮的含义。

    ㈡一般介绍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防治。

    第四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

    ㈡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

    ㈡一般介绍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宏观、思辨、整体及比较、演绎、类比方法的特点。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精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㈡了解精的生成。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精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㈡一般介绍精的生成。

    第二节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气的概念、气的生理功能及气的分类。

    ㈡掌握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含义、生成、循行、功能。

    ㈢熟悉气机的含义。

    ㈣了解气的来源和生成。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气的概念、气的生理功能及气的分类。

    ⒈气的概念:联系上章精气学说,讲授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⒉气的生理功能: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及营养等生理功能。

    ⒊气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人体之气根于先天而长养于后天先天之气为元气后天之气则分为宗气、营气和卫气。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则体现为脏腑经络之气。

    ㈡重点讲解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含义、生成、循行、功能。脏腑经络之气的基本内容。

    ㈢重点讲解气的运动。气具有很强活动力,气的运动叫气机,主要形式为升降出入,与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

    ㈣一般介绍气的生成。气来源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气与脾、肺、肾脏的关系。

    第三节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血的生理功能。

    ㈡了解血的概念、来源、生成和循行。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血的生理功能。血有营养和濡润全身的功能,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㈡一般介绍血的概念、来源、生成和循行。

    ⒈血的基本概念:包括脉(“血府”)、离经之血。

    ⒉血的生成:血由水谷精微生成,或由精化生而成;血的生成与五脏的关系。

    ⒊血的循行:基本方式;与心的推动、肺气宣发输布、脾的统摄及肝的贮藏和调节有关。

    第四节  津液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津液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㈡了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代谢过程。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津液的生理功能。

    ⒈津液的概念:津液的含义、津与液的区别。

    ⒉津液的生理功能:滋润濡养机体;参与血液化生;调节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

    ㈡一般介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代谢过程。

    ⒈津液的生成:物质来源以及脾胃、小肠、大肠等在津液生成中的作用。

    ⒉津液的输布:脾、肺、肾、肝、三焦等脏腑在津液输布中的作用。

    ⒊津液的排泄:排泄的途径以及肺脾肾等的作用。

    第五节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神的概念及作用。

    ㈡了解神的生成、分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神的概念、作用。

    ⒈神的概念:古代哲学之神与人体之神,广义与狭义之分。

    ⒉神的作用:调节气血津液代谢,调节脏腑功能活,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㈡一般介绍神的生成、分类。

    ⒈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是物质基础,五脏功能等。

    ⒉神的分类:五神、情志、思维。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气与血、血与津液的关系。

    ㈡了解气与精、气与津液、血与精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气与血、血与津液的关系。

    ⒈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2)血为气母:血能化气血能载气。

    ⒉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汗血同源。

    ㈡一般介绍气与精、气与津液、血与精的关系。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㈡熟悉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㈢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藏象的基本概念、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㈡重点讲解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㈢一般介绍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与自然环境相通应。

    第二节  五脏

    一、心(附:心包络)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心的生理功能。

    ㈡熟悉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㈢了解心的解剖形态。

    ㈣了解心包络。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心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主神志神的广义、狭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㈡重点细讲解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㈢一般介绍心的解剖形态。

    ㈣一般介绍心包络。

    二、肺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肺的生理功能。

    ㈡熟悉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㈢了解肺的解剖形态。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

    ㈡重点讲解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肺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㈢一般介绍肺的解剖形态。

    三、脾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脾的生理功能。

    ㈡熟悉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㈢了解脾的解剖形态。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主升清;主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㈡重点讲解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脾主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

    ㈢一般介绍脾的解剖形态。

    四、肝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肝的生理功能。

    ㈡熟悉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㈢了解肝的解剖形态。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肝的生理功能。肝藏血;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节情志、调节胆汁分泌;调节月经和男子排精;

    ㈡重点讲解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㈢一般介绍肝的解剖形态。

    肾(附:命门)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肾的生理功能,肾阴、肾阳、肾精的重要作用。

    ㈡熟悉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㈢了解命门学说的大体内容。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肾的生理功能,肾阴、肾阳、肾精的重要作用。

    ⒈肾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调节机体代谢和生理机能;肾主水;肾主纳气。

    ⒉肾阴、肾阳、肾精的重要作用。

    ㈡重点讲解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主骨、生髓、通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㈡一般介绍命门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六腑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胆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⒈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胆的生理特性:胆气主升性喜宁谧。

    ㈡重点讲解胃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⒈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海与脾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胃的生理特性:胃主通降喜润恶燥。

    ㈢重点讲解小肠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⒈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⒉小肠的生理特性:升清降浊。

    ㈣重点讲解大肠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⒈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导糟柏吸收津液。

    ⒉大肠的生理特性:以通降为顺。

    ㈤重点讲解膀胱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⒈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小便。

    ⒉膀胱的生理特性:主司开合为肾所主。

    ㈥重点讲解三焦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

    ⒈三焦的生理功能: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⒉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和生理特性:上焦如雾中焦如抠下焦如渎。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奇恒之腑中脑、髓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㈡了解脑、髓和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脑的生理功能。

    ㈡重点讲解髓的生理功能。

    ㈢重点讲解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㈣一般介绍脑、髓和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五脏间生理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㈡了解六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气与血。

    ⒉心与脾: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

    ⒊心与肝:血液与神志。

    ⒋心与肾:心肾相交。

    ⒌肺与脾:气与水。

    ⒍肺与肝:气机升降与气血运行。

    ⒎肺与肾:水液代谢与呼吸调节。

    ⒏肝与脾: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

    ⒐肝与肾:肝肾同源藏泄互用。

    ⒑脾与肾: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

    ㈡一般介绍六腑之间的关系及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⒈六腑之间的关系:实而不满以通为用。

    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脏腑相合互为表里。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⒈经络的概念:⑴经的含义、络的含义;⑵经络的含义。

    ⒉经络系统的组成:⑴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十二经别、络脉、别络、孙络、浮络。⑵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跻脉、阳跻脉、阴维脉、阳维脉。⑶十二经筋、十二皮部。⑷络属脏腑。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

    ㈡熟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大体循行路线。

    ㈢了解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及表里关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

    ⒈十二经脉的名称:⑴命名原则: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上为手下为足。⑵具体名称:十二经脉的手足、阴阳、脏腑名称。

    ⒉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的次序而胸→手→头→足→腹→胸走向。

    ⒊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交接;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⒋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躯干、四肢的分布。

    ㈡重点讲解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大体循行路线。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㈢一般介绍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⒈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足太阳与少阴、足少阳与厥阴、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少阴、手少阳与厥阴、手阳明与太阴相表里。

    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奇经八脉的含义、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及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生理功能。

    ㈡了解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奇经八脉的含义、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生理功能。

    ⒈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⑴奇经八脉的概念和内容。⑵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与某些脏腑的关系。

    ⒉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⒊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⒋冲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⒌带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㈡一般介绍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功能。

    ⒈阴跷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⒉阳跷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⒊阴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⒋阴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目的与要求:

    ㈠了解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及皮部的生理功能和循行部位。

    二、教学内容:

    ㈠一般介绍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和循行部位。

    ⒈经别的含义。

    ⒉经别的生理功能:加强表里经脉间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联系;加强头面部联系;扩大经脉主治;加强足经与心脏的联系。

    ⒊经别的循行: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

    ㈡一般介绍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和循行部位。

    ⒈别络的含义。

    ⒉别络的生理功能:加强表里经脉间联系;统率其他络脉,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渗灌气血濡润全身。

    ⒊别络循行:手三阴别络;手三阳别络;足三阴别络;足三阳别络;任督脉别络;脾之大络。

    ㈢一般介绍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和循行部位。

    ⒈经筋的含义。

    ⒉经筋的生理功能:约束骨骼,有利关节屈伸。

    ⒊经筋的循行:足三阳经筋;足三阴经筋;手三阳经筋;手三阴经筋。

    ㈣一般介绍皮部的生理功能和循行部位。

    ⒈皮部的含义。

    ⒉皮部的分布:即经络循行部位的体表分区。

    ⒊皮部的生理功能:抗御外邪,传导病变。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系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运输渗灌作用、调节作用。

    ㈡重点讲解经络学说的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体质的概念。

    ㈡了解体质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体质的基本概念。

    ㈡一般介绍体质的特点、构成与评价。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㈠了解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了解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㈠一般介绍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㈠了解体质的分类方法及正常体质。

    二、教学内容:

    ㈠一般介绍体质的分类方法及正常体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目的与要求:

    ㈠了解体质学说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㈠一般介绍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病因的概念、分类。

    ㈡熟悉辨证求因的方法。

    ㈢了解中医病因学说的源流简介。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病因的概念和分类。

    ㈡重点讲解辨证求因的方法。

    ㈢一般介绍中医病因学说的源流。

    第一节 六淫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

    ㈡掌握风邪、寒邪、湿邪、燥邪、热(火)邪、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征。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点。

    ⒈六淫的概念:六气与六淫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

    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季节性与地域性单一性与相兼性转化性与外入性。

    ㈡重点讲解风邪、寒邪、湿邪、燥邪、热(火)邪、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征。

    1.风邪:风邪的概念;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轻扬开泄②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寒邪的概念;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寒易伤阳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3.湿邪:湿邪的概念;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

    4.燥邪:燥邪的概念;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干涩伤津②易于伤肺。

    5.()邪:火()邪的概念:热与火的关系生理性的火(少火)与病理性的火(壮火)。火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火性燔灼②火性炎上③伤津耗气:③生风动血⑤易致肿疡⑤易扰心神。

    6.暑邪:暑邪的概念;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暑性炎热②暑性升散③暑多挟湿。

    第二节 疠气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㈡了解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㈡一般介绍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含义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㈡熟悉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含义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七情的概念。

    ⒉七情内伤的含义。

    3.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从心而发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影响病情变化。

    ⒋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饮食失宜致病的规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饮食失宜致病的规律和特点。

    1.饮食失宜:⑴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无时。⑵饮食不洁。⑶饮食偏嗜:五味偏嗜,寒热偏嗜嗜酒。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劳逸失度致病的规律和特点。

    ㈢熟悉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劳逸失度致病的规律和特点。

    ⒈劳逸损伤:⑴过劳:劳力、劳神、房劳过度。⑵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痰饮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

    ㈡掌握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

    ㈢了解痰饮形成的原因。

    ㈣了解瘀血、结石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痰饮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

    ⒈痰饮的概念和分类。

    ⒉痰饮的形成:多种病因综合作用,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失常,水湿痰饮的留积流行。

    ⒊痰饮的致病特点:阻碍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致病广泛,症状变幻多端;病势缠绵难愈;易于蒙蔽神明;多见滑腻舌苔。

    ㈡重点讲解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

    ⒈瘀血:⑴瘀血的概念。⑵瘀血的致病特点: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脉沉涩结代等。

    ⒉结石:⑴结石的概念。⑵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六腑,尤其胆、胃与膀胱病程较长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甚则发生绞痛。

    ㈢一般介绍痰饮、瘀血、结石形成的原因。

    ⒈痰饮形成的原因。

    ⒉瘀血的形成原因:内伤因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外伤因素有外损和出血等。

    ⒊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其他因素等。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目的与要求:

    ㈠熟悉外伤的种类和致病概况。

    ㈡了解各种寄生虫致病的主要表现。

    ㈢了解胎传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

    ㈣了解毒的概念、形成、分类和致病概况。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外伤的种类和致病概况。外伤的内容和致病特点:枪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雷击、虫兽伤,毒蛇伤。

    ㈡一般介绍各种寄生虫致病的主要表现。寄生虫的概念、内容和致病特点:蛔虫、钩虫、蛲虫、绦虫、血吸虫。

    ㈢一般介绍传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⑴胎传;⑵遗传。

    ㈣一般介绍毒的概念、形成、分类和致病概况。

    第七章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发病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㈡了解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发病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⒈发病的概念。

    ⒉发病的基本原理:⑴邪正斗争与发病:正气与邪气的概念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邪正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在不同的条件下,正与邪的主导作用不同。⑵影响发病的因素:外界环境与发病(气候、地域、生活工作环境)体质环境与发病(体质因素与病邪的易感性、体质因素与疾病的证候类型),情志因素与发病。

    ㈡一般介绍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发病的六个主要类型的概念及其基本概况。

    ⒈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⒉发病类型及其基本概况:⑴卒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⑵伏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⑶徐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⑷继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⑸合病与并病:概念与发病特点。⑹复发:概念、条件、诱因与类型。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目的与要求:

    ㈠了解发病的六个主要类型的概念及其基本概况。

    二、教学内容:

    ㈠一般介绍发病的六个主要类型的概念及其基本概况。

    ⒈发病类型及其基本概况:⑴卒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⑵伏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⑶徐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⑷继发:概念与发病特点。⑸合病与并病:概念与发病特点。⑹复发:概念、条件、诱因与类型。

    第八章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

    ㈡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㈢掌握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㈣了解阴阳失调的概念、阴阳失调与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的关系。

    ㈤了解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㈥熟悉内生“五邪”的概念及内生“五邪”的病机。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

    1.虚实病机的基本原理:实和虚的含义及其机制。

    ⒉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的概念、机理和认识要点。

    ⒊邪正盛衰与疾病趋向、转归:正胜邪退、邪去正虚、邪盛正虚、邪正相持、正虚邪恋。

    ㈡重点讲解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1.阴阳偏胜:阳盛的病机特点“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盛病机特点“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2.阴阳偏衰:阴衰、阳衰的病机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机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病机特点。

    5.阴阳转化:“重阳必阴”的病机特点及其与“阳证似阴”的区别。“重阴必阳”的病机特点及其与“阴证似阳”的区别。

    6.阴阳亡失:亡阴和亡阳的概念、病机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㈢重点讲解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⒈气失调:⑴气虚的概念和病机特点。⑵气机失调(气机郁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概念和病机特点。

    ⒉血失调:血虚、血瘀、血热的概念和病机特点。

    ⒊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的概念和病机特点。

    ㈣一般介绍阴阳失调的概念、阴阳失调与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的关系。

    ㈤一般介绍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1.津液亏损不足:津亏和液亏的概念与病机特点。

    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停聚、水液贮留的概念与病机特点。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的概念和病机特点。

    ㈥重点讲解内生“五邪”的概念及内生“五邪”的病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

    ㈡掌握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规律。

    ㈢了解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

    1.传变的含义。

    2.影响传变的因素:邪正盛衰变化、体质因素、地域气候、生活状况、治疗正误。

    ㈡重点讲解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规律。

    1. 病位传变:⑴表里出入:概念和形式(表邪入里、里病出表)。⑵病位传变的具体规律: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的概念及形式(外感疾病的传变);脏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脏脏按五行生克制化的传变、脏腑传变、腑腑传变的概念及形式(内伤疾病的传变)。

    ⒉寒热转化:寒热转化的形式:由寒化热、由热转寒。

    ⒊虚实转化:虚实转化的形式:由实转虚、因虚虚实。

    ㈢一般介绍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㈡了解预防的主要方法。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预防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㈡一般介绍预防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治则的概念及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㈡掌握标本的概念及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则。

    ㈢掌握正治与反治的具体方法。

    ㈣掌握扶正与袪邪的概念及临床运用。

    ㈤掌握调整阴阳的基本原则。

    ㈥熟悉调理气血、调理脏腑的基本原则。

    ㈦熟悉三因制宜的内容。

    ㈧了解各种补虚、调理精气血津液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㈠重点讲解治则的概念及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⒈治则的概念。

    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3.治疗总则: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知常达变因势利导。

    ㈡重点讲解标本的概念、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则及正治与反治的具体方法。

    ⒈标本的概念。

    ⒉治标治本:急则治标、本急治本、标本俱急标本同治;缓则治本。

    ⒊正治反治: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㈢重点讲解扶正与袪邪的概念、运用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⒈基本概念。

    ⒉临床运用:运用原则和方式。

    ㈣重点讲解调整阴阳的基本原则。

    ⒈损有余:实则泻之;

    ⒉补不足:壮水之主、益火之源;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并补;

    ⒊损益兼用。

    ㈤重点讲解调理气血、调理脏腑的基本原则。

    ⒈调理气血:⑴调气:补气、调理气机;⑵理血:补血、调理血液;⑶调和气血关系:气病及血、血病及气。

    ⒉调理脏腑:⑴调理脏腑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奇恒之腑;⑵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根据脏腑阴阳五行属性立法、根据脏腑气机规律立法、根据脏腑苦欲喜恶立法;⑶调理脏腑之间关系: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立法、根据脏腑相合关系立法。

    ㈥重点讲解三因制宜的内容。

    ㈦一般介绍各种补虚、调理精气血津液的方法。

     考试题型与复习思考题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

    三、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

    复习思考题

    1. 选择题(略)

      二、名词解释

      1.阴阳         2.气          3.反治         4.滋水涵木

      5.气化         6.五行相生    7.同病异治     8.藏象

      9.心藏神       10.神         11.伏而后发    12.肺主肃降

      13.脾主运化    14.邪气       15.肝主藏血    16.精

      17.肾主纳气    18.经络       19.经别        20.思则气结

      21.合病        22.体质       23.辨证        24.正气

      25.病          26.症状       27.五行        28.六淫

      29.六气        30.疠气       31.七情        32.痰饮

    33.五行相克    34.正治       35.扶正        36.祛邪

    37.五脏        38.元气       39.津血同源    40.培土制水

    41.痰饮        42.反治       43.气机        44.心主血脉

    45.异病同治    46.养生       47.瘀血        48.病机

    三、问答题

    ⒈简述根据相生、相克关系确定的常用治疗方法。

    2.简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

    3.简述津与液的概念与区别。

    4.说出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

    5.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6.简述气的来源。

    7.藏象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8.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如何?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如何?

    10.肺的生理特性

    11.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12.试述脾胃之间的关系。

    13.肝主疏泄包括哪些方面?

    14.何谓奇经八脉?其生理功能如何?

    15.体质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6.简述气血关系

    17.简述血液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

    18.何为神

    19.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20.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2.七情内伤直接伤及内脏的致病特点
    23.既病防变基本方法

    24.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5.简述脾的系统联系

    26.简述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7.何谓瘀血?瘀血致病有何病机特点

    28.肝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9.何谓肾藏精?其精的主要来源如何?

    30.简述“气为血帅”的含义

    31.简述扶正祛邪的运用

    32.简述经络的生理机能

    答案:

    名词解释:

    ⒈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和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⒉气: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3.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适用于现象和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4.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者肝阳偏亢之证。

    5.气化:一是指自然界六气的变化;二是指人体内气的运行变化。

    6.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相互滋生和促进的关系。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资生,循环无尽。

    7.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8.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9.心藏神:指心具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10.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广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是心所主的神志(狭义的神)。

    11.伏而后发: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

    12.肺主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3.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和津液,并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至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

    14.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15.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6.精:①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②狭义之精: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17.肾主纳气: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8.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9.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

    行于胸、腹及头部的经脉,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支脉。

    20.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导滞心脾气机郁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心悸、失眠、食少、腹胀等症状。

    21.合病:是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

    22.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3.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4.正气: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总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

    2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26.症状:是病人患病时主观感到的异常现象,或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

    27.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8.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病邪的统称。

    29.六气: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

    30.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31.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产生的情志反映。

    32.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33.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4.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又称为“逆治”

    35.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的治疗原则。

    36.祛邪:即祛除邪气,消除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的治疗原则。

    37.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并能藏神。

    38.元气:是人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要由肾所藏先天之精化生,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39.津血同源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称。

    40.培土制水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肿胀满之证。

    41.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引起气血并脱的危重证候。

    4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43.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44.心主血脉:指心气与脉气相通,心行血于脉中,营养和濡润全身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

    45.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病证,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46.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 即是采取适当措施来颐养心身, 增强体质, 却病延年。

    47.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淤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48.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问答:

    ⒈简述根据相生、相克关系确定的常用治疗方法。

    相生关系: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相克关系: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2.简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

    五行之间的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3.简述津与液的概念与区别。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清稀的为津,分布于孔窍皮肤肌肉血脉,有营养润泽作用。浓稠的为液,分布于骨节、脑、髓、脏腑,有充养、润泽、滑利作用。

    4.说出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

    答:属阳: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属阴: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5.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阴阳对立;⑵阴阳互根;⑶阴阳消长;⑷阴阳转化。

    6.简述气的来源。

    答: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包括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7.藏象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⑴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⑵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⑶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⑷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8.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如何?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在窍为舌

    3)心在志为喜

    4)心在液为汗

    5)心气与夏气相通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如何?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2)肺主行水

    3)朝百脉,主治节

    10.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3)肺主宣降

    11.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1)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2)调节全身气机

    3)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4)治理调节水液代谢

    12.试述脾胃之间的关系。

    脾与胃为表里

    ⑴水谷纳运相得: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主运化提供前提;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为胃提供条件及能源。

    ⑵气机升降相因:一升一降,相反相成。

    脾胃居中,脾主升而胃主降,为气机上下升降枢纽。

    脾主升,有助于胃之纳降;胃主降,有助于脾之升运。

    脾胃升降,保证饮食纳运正常,维持内脏居位相对恒定。

    ⑶阴阳燥湿相济:

    脾为阴脏,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升清,故喜燥而恶湿;

    胃为阳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喜润而恶燥。

    13.肝主疏泄包括哪些方面?

    ①调节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14. 何谓奇经八脉?其生理功能如何?

    奇者,异也。奇经是不同于十二经脉(正经)的另一类经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生理功能:(1)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3)与肝、肾等脏和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

    15. 体质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父母生育的年龄,以及在父母体内孕育过程中母亲是否注意养胎和妊娠期疾病所给予的一切影响。

    2)后天因素,对体质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包括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等。

    总之,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

    16.简述气血关系

    答:“气为血之帅”,含义包括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17.简述血液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

    答:一是脉管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持通畅;二是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的功能尤为重要。包括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18.何为神

    中医学中神的含义有三,①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②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是心所主的神志,是狭义的神。

    19.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3)地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20.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2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湿性黏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点。
    症状的黏滞性:湿邪致病,多见黏滞不爽,黏滞不清的症状。
    病程的缠绵性:湿性黏滞,胶着难解,致病隐缓,多反复发作,或时起时伏,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七情内伤直接伤及内脏的致病特点
    1损伤相应之脏
    2首先影响心神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23.既病防变基本方法
    (一)早期诊治
    在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即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其深入传变。
    例: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
    “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二)防止传变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早期诊治,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入与恶化。
    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根据不同病变的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控制其病理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4.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时令气候节律、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这些具体因素作出分析,制订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
    (一)因时制宜
    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制订治疗用药原则。“时”一是指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二是指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因时制宜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天时气候及时间节律条件下的治疗宜忌。
    (二)因地制宜
    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制订治疗用药原则。
    (三)因人制宜
    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订治疗用

    25.简述脾的系统联系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⑵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⑶脾在液为涎 ⑷脾在志为思。

    26.简述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表现阳热之象;⑵易于伤津耗气;⑶侵犯人体上部;⑷易致生风动血;⑸易扰心神;⑹易致阳性疮痈。

    27.何谓瘀血?瘀血致病有何病机特点

    ⑴瘀血是指留积于体内,未能及时消散,丧失生理作用的血液。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⑵瘀血致病的病机特点: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

    28.肝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是什么

    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2)肝气升发

    29.何谓肾藏精?其精的主要来源如何?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封藏和贮存人体之精气的作用。肾所藏的精气来源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30.简述“气为血帅”的含义

    “气为血之帅”,含义包括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31.简述扶正祛邪的运用

    1)单独运用:扶正、祛邪;(2)同时运用:扶正为主辅以祛邪,祛邪为主辅以扶正;(3)先后运用:先扶正后祛邪,先祛邪后扶正。

    32.简述经络的生理机能

    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


链接
Copyright © 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温州市学院西路268号
邮编:325027